1、合理的烹調加工方法,能減少營養(yǎng)素的損失
如果烹調加工方法不合理,食物中的營養(yǎng)素就會缺乏,不能被人體利用,同樣可以造成營養(yǎng)缺乏。食物烹調加工的目的是使食物具有令人愉快的感官性質,提高食品的消化率及對食物進行消毒。在達到上述目的的基礎上,應盡量減少營養(yǎng)素的損失,即為合理烹調。
2、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
合理安排一日的餐次及兩餐之間的間隔和每餐的數(shù)量、質量,不僅可以使進餐與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狀況相適應,也可使進餐與消化吸收過程協(xié)調一致。膳食制度安排得適當,可以提高勞動和工作效率。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,正常情況下,一般每日三餐比較合理, 兩餐的問隔以4~6h為宜。各餐數(shù)量的分配要適合勞動需要和生理狀況,較適宜的分配為:早警占全天總熱能的25%~ 30%,午餐占全天總熱能的40%,晚餐占全天總熱能的30%~ 35%。
定時進餐,可以建立時間條件反射,到進餐時間,就會產生饑餓和食欲,分泌消化液,為進食后的消化吸收做好準備。定量更重要,吃飯不宜過飽,更不要暴飲暴食。
進餐的環(huán)境應整潔、優(yōu)美、舒適,適當遠離工作環(huán)境,同時餐廳要有良好的采光和充足的照明,以便使進食者能看清食物的外觀,使進食者能夠輕松愉快地專心進食。良好的進食環(huán)境可以促使進餐者大腦皮質興奮,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。
3、食物應感官性狀良好,多樣化,并能滿足飽腹感
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、外形等感官性狀,可對人體條件產生刺激因素,形成條件反射,并決定食物中樞的興奮或抑制過程,故應該要求飯菜色彩調和,香氣撲鼻,滋味鮮美,同時也應不斷調換食物品種和烹調方法,盡量做到多樣化。這樣就可以保持大腦皮質的適度興奮,促進食欲,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每餐飯菜應具有一定的容積,食后會產生飽腹感,但為了避免消化系統(tǒng)的過度負擔,每餐食物容積也不能過大,恰好有飽的感覺較為適宜。另外,用膳時間應該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。合適的膳食安排,科學的烹飪方法,能促進消化,引起食欲。同時要保證清潔衛(wèi)生,防止食物被污染,并減少營養(yǎng)素的損失。